为什么又一度提高了银行利率?

2025-04-27 22:51:4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28日起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相关提问,披露了本次上调贷款利率的内因。

相关新闻:[4月28日起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调高0.27个百分点]

仅调整贷款利率

记者:本次上调贷款利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央行:本次上调了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5.58%上调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作相应调整,贷款利率的浮动办法保持不变。而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基准利率、再贴现利率、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均保持不变。

相关新闻:[房贷利率至6.39% 30万房贷20年期每月要多还47元]

用意在于抑制过度投资

记者:选择当前时机上调贷款利率出于什么考虑?

央行:一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体形势良好。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需要给予高度关注。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保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决定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抑制过度投资,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引导资产的合理定价;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强金融体系防范风险的能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不调存款利率的三个原因

记者:为什么没有同时上调存款基准利率?

央行:此次利率调整不涉及存款基准利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目前消费物价指数较低,现行存款利率水平相对比较合适;二是有利于引导储蓄存款合理增长,鼓励消费及扩大内需,改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三是有利于发展多种投资工具,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居民公积金贷款、商业性住房按揭贷款负担均有所增加

记者:上调贷款利率对居民有何影响?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贷款的利息支出,主要是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性住房按揭贷款的利息支出会有所增加,但总体看影响有限。

一是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上调幅度有限,以一笔10万元20年期等额本息还款的住房贷款为例,利率调整后贷款客户的每月利息支出仅增加约16元;

二是商业性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浮动政策不变,对于那些资信记录良好、符合相应政策的购房者来说,可以在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获得优惠,如果执行贷款利率下限(基准利率的0.9倍),实际上调幅度仅为0.243个百分点,同样的10万元20年期住房贷款,其利息支出每月仅增加约14元;

三是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只上调了0.18个百分点,调整幅度小于商业性贷款利率,继续体现政策优惠。

相对于一般性贷款而言,个人住房贷款期限较长,通常为5至30年,期间可能会经历几个经济景气循环周期。经济周期有起有落,利率水平也是有升有降,并不能因为利率的一次升降来判断利息负担的轻重。居民如果选择固定利率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将不受影响,今后人民银行还将鼓励商业银行推出更多种类的住房按揭产品,以利于防范利率风险。同时,提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稳定住房价格,从根本上保护购房者的利益。

回答2:

  3.3%的CPI(居民消费价格)增速,已超越央行调控底线,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全球顶级投行高盛昨天则抛出惊人预测——在接下来的两个季度中,央行有可能完成三次加息。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加息等市场手段将成为新一轮宏调的主要基调。高盛还同时改变了此前“加息一次”的保守看法,“今年二、三季度,政府可能三次调高存贷款利率,每次幅度为27个基点,下次利率调整很可能就在近期发生。”

  对加息节奏的大胆预测,来自于上季度中国经济的微妙变化。在今年一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中,金融指标普遍处于高位,其中长期低迷的物价指数在3月份突然提速,超出了央行的警戒线。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在高盛的报告中被充分放大。该报告认为,“加剧了政府出台政策调控措施的风险”的主要指标有:“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贷款和投资的加速增长”以及“过度繁荣的国内股市”,这都是清一色的金融指标。

  高盛最后表示,如果今年二季度贷款增长加快,央行可能加大通过行政措施来抑制放贷的力度,如对商业银行加强“道义劝告”、向指定银行发行央行定向票据等。实际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上周就多次公开强调,“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过热风险”,而各个职能部门会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采取微量、小步、频调的宏观调控措施

回答3:

简单一点说吧,那么一大篇我都不想看。
因为流动性过剩了,央行要控制货币流通。就和存款准备金一样,贷款利率也能放大货币的供给。
再有就是资本市场太热了。现在的股市。。。不说了。证券价格和利率的高低是反的。
再有就是控制投资。因为投资的钱多数是从银行借来的。所以贷款利率就是投资成本。成本高了,自然投资少了。也是给经济降温。

回答4:

国家调控利率并不是想调就调.是根据国家,市场需要而来的!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多时.会引起物价上涨,人民的生活不稳定.导致社会
的不安定.严重可引起经济危机.因此国家控制市场上货币流通的数量.利用调控利率来控制 货币数量.
当市场上货币流行过少时,就降低和上面相反
国家利用宏观调空来控制经济,促进市场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