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分类:
劳动生产率按其计算的范围可分为:
①个别劳动生产率。包括个人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劳动生产率。前者按个别劳动者的劳动耗费来计算;后者按个别企业的劳动耗费来计算。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以全社会为单位来计算单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
劳动生产率按其决定的条件可分为:
①劳动的社会生产率,是指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所决定的生产率。
②劳动的自然生产率,是指由劳动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
马克思说:“在农业中(采矿业中也一样),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情况和意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竞相采用新的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以取得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有限制的,因为资本家只有在增加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会采用新技术,否则他宁愿维持现状,甚至阻碍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资本家来说,是进行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劳动者来说,则会造成失业,这就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而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充分发挥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社会主义来说,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列宁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造成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并为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