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天文上的理解

2025-04-29 16:06:4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冬至那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斜射角度最小的一天,理论上是温度最低的一天。是“阴”的黑暗力量与阴寒本性最强烈的时候,亦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时刻,只因“阳”的光明与温暖将会逐渐取缔“阴”的极寒本性。
冬至大约在每年的12月,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日照时间逐渐增加,太阳直射角度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入东几个月寒冷的积累,天气并没有马上转暖,而是继续降低。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北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回答2: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还有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