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不平衡,要有加速度
弹簧在受力平衡时静止(这个静止是指弹簧不再伸长缩短)。
举个例子:
一个弹簧一端受到 竖直向上的3N力,一端受到竖直向下的5N力 而处于非平衡状态(不考虑弹簧本身的重力) 已知它的倔强系数 是K 求弹簧读数和伸长量
把5N分成3N和2N这两个力。
首先,弹簧读数至少3N,这个没问题吧?两边都有3N的力拉它,读数肯定有3N。
现在剩下的2N,怎么理解呢?我认为,既然忽略了弹簧的重力、质量,那这2N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本来这2N是应该产生加速度的,但因为忽略弹簧质量,所以也就没有加速度了。
对比一下这样的情况:光滑水平面上用弹簧拉1kg小车,弹簧质量不计,拉力2N。这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米/秒平方,弹簧对小车有2N的拉力,而小车对弹簧有2N的反作用力(即拉力),于是弹簧2边都有2N的力,读数为2N。
也就是说,弹簧的读数等于在弹簧2边都有并且大小相同的力,至于多出来的,要么产生加速度,要么忽略它。
说这么多,还是没说清楚,我表达能力不好,请见谅。。。
到参考资料那里看看吧
弹簧两边的拉力,是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
作用在弹簧上的拉力,是成对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而就弹簧本身来讲,弹簧的另一端要固定,你给弹簧一个拉力,弹簧另一边的固定点就要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与你给弹簧的拉力是相同的,相反,固定点也给弹簧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拉力。
不可能 弹簧对两边的拉力永远是相同的,弹簧称的示数一般指的是下端由下而上的拉力.这和上端有上而下的拉力是一样的.
至于拉伸长度有个计算公式 F=KX F是拉力,K是拉力系数,取决于不同的弹簧,X是拉伸的长度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边拉,另一边就有个反作用力,所以弹簧两边力一定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