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而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二者的区别在于:一、过失犯罪可以预见而意外事件不能预见;二、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意外事件不是犯罪。详见刑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
在法律概念上很多名词只要换了一个字其代表的意思也就会不同了,也常常有很多概念模糊的名词,在意外事件和过失犯罪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区别这个问题上很多人不懂,不要担心,下面就跟着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意外事件与过失犯罪之间有什么异同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而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二者的区别在于:
一、过失犯罪可以预见而意外事件不能预见;
二、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意外事件不是犯罪。详见刑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
过失犯罪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件
过失犯罪的心理本质就是指犯罪的认识标志。它是故意犯罪的对称,是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有的一种心理态度,是罪过的表现形式之一。总而言之,过失犯罪是指过失心理支配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它的特征是:
一是实际认识和认识能力相分离,
二是应为行为和实际所为不一致,
三是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相矛盾。
意外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意外事件是指行为人不是出于过失或者故意,而是由于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抵抗的原因以至于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在刑法的观点下,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罪过,因此可以不认为是犯罪,也不需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意外事件按照其发生的性质可以分为不能预见的意外事件和不可抗拒的意外事件。在探讨意外事件时,经常会和不可抗力发生混淆。不可抗力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主观上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不可抗拒的原因的造成的,它和意外事件的区别最主要体现在:
一是二者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不同,意外事件发生的损害结果是由于行为人对行为发生时自己行为会造成的损害结果是没有预见的,也是不能预见的,而不可抗力是发生损害结果的原因是在特定的场合,并且有非人力能抗拒或者避免的因素介入,比如自然力或者非自然力。
二是对损害结果发生的预见情况不同,意外事件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根本上是不能预见的,而不可抗力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是有所预见或者能够预见,只是由于客观因素的介入,使行为人凭借自身能力对其无能为力。
三是不构成犯罪的根据不同,意外事件是因为行为人主观上根本不能认识到损害结果会发生,而不可抗力是因为行为人不能依据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行为。
相信如果是从全文看到了现在的话呢,应该会对意外事件和过失犯罪有一个自己的了解,过失犯罪和意外犯罪都可以说的不受主观控制的,他们的特征和构成要件也都是不同的,如果看完您还是有不懂的问题,欢迎您前来咨询我们的律师!
延伸阅读: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什么是过失犯罪及其处罚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犯罪的主观方面,一般可简单分为故意和过失,故意比较好理解,过失就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疏忽大意 而没有预见,或者 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
意外事件就是危害结果虽然客观上发生了,但是行为人在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故意,也没有过失的情况。显然,意外事件是排斥过失犯罪的。比如“医疗事故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如果不是过失则可能构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等),但是如果医生在实施手术的时候,突发地震,最后导致医生的手术刀戳穿病人心脏,导致病人死亡的,虽然发生了病人死亡的后果,但是医生对这个后果在主观上没有故意,也不存在过失,那么就是一个意外事件了!
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二者的区别为,过失犯罪可以预见而意外事件不能预见。过失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意外事件不是犯罪,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5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区别在于对危害结果的认识上,过失犯罪是有能力、有义务预见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意外,是没有能力、没有义务预见危害结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