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梁左右端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2025-03-31 21:39: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支座出梁端转动变形,产生塑性铰,这个铰具有定向传递弯矩的作用,这个弯矩是怎么传递呢,是由支座向跨中传递,假设支座要承担较大的弯矩,因此梁支座就不容易产生塑性铰,就不能充分进行内力重分布,也就不能更好的起到吸能耗能的作用。

因此人为地降低梁支座弯矩,进行0.85的调幅,就是让梁能够容易产生塑性铰,进行内力重分布,让弯矩向跨中转移,让梁支座钢筋和跨中钢筋都能最大化的发挥作用。 

扩展资料:

考虑抗震等级的内力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地震时,框架结构底层柱的下端若过早出现塑性铰,将会影响整个结构的变形能力,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此部位的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0、1.25和1.15,以加强底层柱下端的实际受压承载力。




回答2:

混规11.3.2,高规6.2.5条,抗规6.2.4条所说的梁左右端顺时针逆时针计算的弯矩值难倒了很多人,无法分辨其中弯矩正负。 别误以为梁左是逆时针,梁右顺时针,弯矩在一个平面只有正向和反向。这里记住逆时针为正。规范说逆时针顺时针是为了给你说清楚结构受左右方向地震时候梁端弯矩方向相反。左震顺时针,右震就是逆时针。弯矩都只能是同方向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