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或鸭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鸭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急、死亡快,有时也呈慢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危害养鸭业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
鸭巴氏杆菌病无明显季节性,在我国北方地区,以春秋季多发;南方地区以秋冬多发。气温较高、多雨潮湿、天气骤变、饲养管理不良等多种因素,都可以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许多禽类都可感染巴氏杆菌病,但以鸭、鹅、鸡最易感。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病,以30日龄内的雏鸭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高,成年鸭发病较少,死亡率也较低。
病鸭、带菌鸭以及其他病禽都是鸭巴氏杆菌病的传染源。病禽的排泄物污染了场地、饲料和饮水,可经消化道传染;也可因接触通过飞沫传染;有时也可因伤口而感染。带菌鸭经过长途运输,体质衰弱,抗病力降低,也可发病。在被病死禽污染了的湖泊、河流、水塘、水渠等水域放牧鸭群也容易感染发病。其他如往来人员,运输工具,野生动物和禽类,都有可能是本病的传染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