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统计,在三峡工程淹没区内,已发现文物点1208 处,其中地面文物441处,包括各种结构的古建筑215处,石刻造像123处,桥梁及其他103处;地下文物767处,包括古遗址460处,古墓葬(墓群)307处,地下文物的埋葬总量达2200余万平方米。这些文物点包括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4、5处文物遗存正在申报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针对以上不同的文物 、所处的不同位置,专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保护措施。对于地下文物,继续进行考古勘探,以便进一步掌握地下文物的各种详细情况,为以后的考古发掘奠定基础。
地面文物的保护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就地保护。如白鹤梁枯水题刻,忠县石宝寨、白帝城等。第二类是搬迁保护。如张飞庙、屈原寺、秋风亭、大昌民居等将进行整体搬迁。对大量的石刻、题记、石窟、造像等可将其切割下来,凿石搬迁。第三类是取齐资料。对一些不可能搬迁的文物,取齐资料,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原始依据。
抢救保护有价值的文物也是建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关经费将在工程概算中列支。一是全力保证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费用支付,并做到及时到位;二是签订施工合同时增加文物保护条款,教育全体三峡建设人员树立文物保护意识;三是在工程安排、移民开发、新城建筑等各项工作中兼顾文物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国家已批准投入3.5亿元的静态投资,用以对三峡库区文物的发掘及保护。
按计划,1995年至2000年,完成约70%的工作量,重点完成155米高程下的文物保护工作;2001年至2005年,按计划完成三峡淹没区文物保护工作 。
那么,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又是什么样子呢?三峡水库水位抬高到145至175米高程,必 然要淹没一些景点,但总体说来,对三峡地区山高峰秀、壁陡峡窄、水曲回环的风光的影响是有限的。一是每年四、五月至十月,由于要防洪,坝前水位将降至145米,几乎不影响诸峡的风光。而这一段时间正是旅游高峰期。二是三峡的两岸山峰峰顶高程多在1000至1500米,即使水位升高30米至80米,狭谷感虽稍有减弱,而高峡尤在,风光依然壮美。
长江三峡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它起自重庆奉节县白帝城,蜿蜒约200千米至湖北宜昌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沿途地形险峻,山川秀丽,古迹众多。
山峡库区的文物景观有:
白鹤梁、张桓侯祠、汉代石阙、皇华城、宝剑峡、石宝寨等。
Well, Heavens.
长江三峡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它起自重庆奉节县白帝城,蜿蜒约200千米至湖北宜昌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沿途地形险峻,山川秀丽,古迹众多。在水库满蓄水后,三峡库区开阔,两岸山势依旧高拔陡峭,“夔门天下雄,而且一些幽深的景区开始便于游人探访。
三峡蓄水后,在一批文物古迹永沉江底的同时,一些古建筑则乾坤大挪移,同时,一些新景观随着高峡平湖浮出水面。三峡库区景点被完全淹没的共计25处,而新增有游览价值的景点可能超过77处。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对三峡新景观调查、评价、命名计划已经启动。 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涪陵区城北长江江面上,是一组天然石梁,长度约1600米,有题刻165段,石鱼18尾,揭示当地自唐代至清代间的72个年份的枯水资料,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三峡蓄水完成后,白鹤梁将永远淹没水中,文物部门已经在其周围建设了巨大的水下无压透明容器以方便游客观赏和学者研究,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水下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