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国"在哪里?世界版图上真有个"乌拉国"么?没有,绝对没有。“乌拉国”的称谓不过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地名传说而已,它就在仁和区境内,现在叫务本乡。
务本乡原名乌拉,人称“乌拉国”。相传古代这里没有人烟,也没有地名。
有一年,从远方结伴来了两个猎人,一个姓乌,年岁稍大,一个姓阿,年纪稍小,二人就以兄弟相称。他们搭建一窝棚暂居,打猎为生。有一天,兄弟俩进林围猎,忽听得灌木丛中叶片哗哗响,都端起火药枪瞄准灌木丛,只见一只花狐狸迎面扑来,兄弟俩顿时懵了,吓得忘了开枪,眼睁睁的看着花狐狸从身边离去。二人醒过神来,持枪追赶,穿过密林,忽见空旷处有一妙龄女子在花丛中嬉戏。此时正值初春,野花开满山野,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乌阿二人无心赏景,只觉得好生奇怪,四周不见房舍,为何出现女子?
那女子望见了两个陌生人一点也不慌张,反而落落大方地上前施礼说,两位大哥打猎辛苦了,请到我家中喝口水,歇息一会再走吧。
二人只好客随主便,跟着前行。没走数步,只见眼前一亮,一座深宅大院直扑眼帘,朱漆门,金锁窗,显得富丽堂皇。女子推开两扇朱扉,内中雕栏画槛,瑶草奇花,迥非人境,乌阿二人惊叹不已,谓之真乃人间仙境。
乌阿二人回到窝棚,高宅大院仍在眼前闪现,心中羡慕得难以入睡。二人翻爬起床又来到白天那女子的住所,只见皓月当空,夜风习习,松林黑黝,却不见了那高宅大院。二人寻找了半天幡然醒悟,想不到已进入了仙境,白天遇见的竟是仙女,乌阿惊讶不已。于是返回故里,携妻带子搬到这里结庐居住,开荒种地,打猎度日。后来逐渐有人看中了这个美丽的地方,陆续迁来此处谋生。乌阿二人先到为主,是这里最早的主人,众人就以两人的姓氏为地名。由于后来书写和语音的变化,乌阿便成了“乌拉”。
乌拉的外来户越来越多,就逐渐发展壮大,成了一个有名的部落。这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山民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真是“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有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般美好,深受邻邦部落的羡慕和敬仰,被遵为“乌拉天国”。
乌拉国虽是传说,但乌拉这地名却是真实的,乌拉的称谓一直延续到1937年,才改名为务本,意思是“以务农为本”。解放后,人民政府建立务本区,1973年划入仁和区,更名为务本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