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放电测试仪是怎么抗干扰的?

2025-03-31 20:01:3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局部放电是主要是用于检查大型电气设备是否存在放电源的局部缺陷,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和容量的日趋增大,变压器局部放电的测量,越来越受到大型电力变压器运行管理单位的重视,它是确定绝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除此以为,局部放电测试仪还可分析分析变压器内部是否存在介电强度过高的区域,有效减小变压器长期安全运行可造成的危害,变压器局部放电可用于电力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等。

变压器局部放电测试

首先,局部放电测试应该是在专用的屏蔽室操作,通过专用的屏蔽装置可以有效屏蔽外部干扰信号,如果您在现场使,我们需要注意很多的细节问题,比如,现场电磁干扰很大,接地的状况,噪音等等,都可能对局部放电测试的结果构成影响。

测量之前,我们还是要对部分电气设备进行停电,然后,用DIDW-5A大型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确保接地电阻非常良好,如果条件不合适,局部放电建议在深夜测量,这样,电压相对稳定,电磁干扰相对较小,当然,这个只是比较常见的处理干扰的办法,如果现场的干扰通过这样还不行,建议通过增设屏蔽室的办法。

局部放电发生的几个因素

a.电场过于集中于某点;b.固体介质有气泡,有害杂质未除净;c.油中含水、含气、有悬浮微粒;d.不同的介质组合中,在界面处有严重的电场畸变。

回复者:华天电力

回答2:

局部放电产生的检测信号非常微弱,只有微伏级。就价值而言,它很容易被外部干扰信号淹没。因此,需要考虑抑制干扰信号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局部放电测试仪测试中一些干扰的抑制方法如下:
(1)电源的干扰可以通过滤波器来抑制。滤波器应拒绝检测器带宽的所有频率,但在低频下测试电压。
(2)接地系统的干扰可以通过单独的连接将测试电路连接到适当的接地点来消除。附近所有接地金属应良好接地,无电位波动。
(3)放电测试线耦合引入的外界干扰源,如高压测试、附近的开关操作、静电或磁感应、无线电发射引起的电磁辐射等,都被误认为是放电脉冲。如果不能去除这些干扰源,则应对测试线进行处理,以保证良好的表面光洁度、大的曲率半径和屏蔽性。应屏蔽设计良好的薄片、板或线。有时应使用样品的金属外壳作为屏蔽。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建一个屏蔽实验室。
由于局部放电脉冲信号是一种非常微弱的信号,现场的电磁干扰会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很难准确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局部放电仪除采取上述抗干扰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试验所用设备尽量采用防眩设备,尤其是试验变压器和耦合电容Ck。
(2)局部放电测试仪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和电源与测量电路之间的高频隔离。
(3)局部放电测试仪的测试时间应选择干扰较小的时间,如夜间。

回答3:

  常用的抑制干扰方法:
  局部放电产生的检测信号十分微弱,仅为微伏量级,就数值大小而言,很容易被外界干扰信号所淹没,因此必须考虑抑制干扰信号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对上述这些干扰的抑制方法如下:
  (1)来自电源的干扰可以在电源中用滤波器加以抑制。这种滤波器应能抑制处于检测仪的频宽的所有频率,但能让低频率试验电压通过。
  (2)来自接地系统的干扰,可以通过单独的连接,把试验电路接到适当的接地点来消除。所有附近的接地金属均应接地良好,不能产生电位的浮动。
  (3)来自外部的干扰源,如高压试验、附近的开关操作、无线电发射等引起的静电或磁感应及电磁辐射,均能被放电试验线路耦合引入,并误认为是放电脉冲。如果这些干扰信号源不能被消除,就要对试验线路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光洁度好,曲率半径大,并加以屏蔽。需要有一个设计良好的薄金属皮、金属板或铁丝钢的屏蔽。有时样品的金属外壳要用作屏蔽。有条件的可修建屏蔽试验室。
  (4)试验电压会引起的外部放电。假使试区内接地不良或悬浮的部分被试验电压充电,就能发生放电,这可通过波形判断与内部放电区别开。超声波检测仪可用来对这种放电定位。试验时应保证所有试品及仪器接地可靠,设备接地点不能有生锈或漆膜,接地连接应用螺钉压紧。
  干扰的抑制总是从干扰源、干扰途径、信号后处理三方面考虑。找出干扰源直接消除或切断相应的干扰路径,是解决干扰有效根本的方法,但要求详细分析干扰源和干扰途径,且一般不允许改变原有的变压器运行方式,因此在这两方面所能采取的措施总是很有限。对于经电流传感器耦合进入监测系统的各种干扰,采取各种信号处理技术加以抑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区分局放信号和干扰信号;工频相位、频谱、脉冲幅度和幅度分布、信号极性、重复率和物理位置等。在抗干扰技术中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基于窄带(频带一般为10kHz至数10kHz)信号的。它通过合适频带的窄带电流传感器和带通滤波电路拾取信号,躲过各种连续的周期型干扰,提高了测量信号的信噪比。这种方法只适合某一具体的变电站,使用上不方便。此外,由于局部放电信号是一种宽频带脉冲,窄带测量会造成信号波形的失真,不利于后面的数字处理。另一种是基于宽频(频带一般为10至1000kHz)信号的处理方法。检测信号中包含局放的大部分能量和大量的干扰,但信噪比较低。对于这些干扰的处理步骤一般是:a.抑制连续周期型干扰;b.抑制周期型脉冲干扰;c.抑制随机型脉冲干扰。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模式识别方法在局放中的应用,这种处理方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后级处理中,很多处理方法是一致的。可归纳为频域处理和时域处理方法。频域方法是利用周期型干扰在频域上离散的特点处理之;而时域处理方法是根据脉冲型干扰在时域上离散的特点处理。有硬件和软件两种实现方式。
  由于局部放电脉冲信号是很微弱的信号,现场的电磁干扰都将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误差,因此,要做到准确测量很困难。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除了采取上述介绍的抗干扰措施外,在测量中还应可采取如下措施:
  (1)试验中所使用的设备应尽量采用无晕设备,特别是试验变压器和耦合电容Ck。
  (2)滤波器的性能要好,要做到电源与测量回路的高频隔离。
  (3)试验时间应尽量选择在干扰较小的时段,如夜间等。
  (4)测量回路的参数配合要适当,耦合电容要尽量小于试品电容Cx,使得在局部放电时Cx与Ck间能很快地转换电荷。
  (5)必须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