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建国后针对建国前的各种条约和协议,我们是分成两方面来看的,像关税、最惠国待遇这种涉及到外交和经济的条约我们是一律废除的,叫做另起炉灶。但是香港澳门就是涉及到领土主权的问题,这种问题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当时也有考虑到收回香港澳门,解放军已经一路打到深圳,跟香港就隔着一条江。要收回的话完全可以无视什么条约协议直接武力收复,但是当时考虑到香港的地位,香港实际可以成为一个中国与西方世界交流的桥梁,对中国突破西方的包围很有用,而且收回香港后要怎么治理也是个大问题,当时我们一点国家管理经验都没有,更不用说经济了,所以最后毛泽东决定暂时不收回香港澳门。后来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而且也保持了跟中国的贸易往来。这个实例后来被借鉴到金门,金门离大陆仅仅十几公里距离,但是不收回就是要像香港一样,保留一个跟台湾对话的通道,不至于失去关系。
案国际外交惯例,超过八十年历史的事情在外交上一概不与商谈。
香港问题已经超过一百年以上,涉及历史的事情政治谈判上是不会讨论的。
外交政治不是学术交流,外交只针对现实问题,不谈论历史。
中国能收回香港是现代外交取得的成果,与一百年前的事没有直接关系。中英双方最后能达成一致共识,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其背后两国肯定都作了让步,双方肯定都不损害根本利益。只不过目前中英会谈的文件档案都还没有解密,我们还不知道其背后是怎样的政治交易罢了。
历史不是万能的,不要迷信历史。政治是政治,历史是历史,两回事,不要总把政治与历史混为一谈。今天中国的外交与历史没关系,要回港澳完全是现代外交上政治艺术的成果,与诚认不诚认过去的事根本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