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计算公式中的速算扣除数是什么意思?

具体的应缴纳税款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025-04-29 10:06:0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2000元,即超两千的部分就要交税。超出部分要看金额的大小来按等级交纳,为了方便快速的计算,就有了一个速算扣除数,理论说来太烦琐,以案列来说,如后图就是等级表格,不超过500元的没有速算扣除数,超过的就有相应的速算扣除数,如第二级、第三级相应速算扣除数为25、125。

假如你工资为3278元,扣除2000元,即你工资超出起征点1278元,看下图表,对应图中的第二级别(500元-2000元),那你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元,即你应交纳个人所得税=(3278-2000)*10%-25=102.8元。

像我工资2400元,比起征点(2000元)高出400元,看下图可知对应第一等级,税率5%,无速算扣除数,我应交税=(2400-2000)*5%=20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回答2:

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因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故称速算扣除数.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