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刑场上,为何刽子手一听到刀下留人就停手了?

刽子手为何会停手,是训练过的吗?
2025-05-06 10:00: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古代刑场上,刽子手一听到刀下留人就停手,并非源于训练过,而是由于古代有这样的规定:“凡死囚临刑叫冤者,再勘问陈奏”。刽子手在临刑前放下刀在给予犯人一次生的机会的同时,也是给予自己一次少犯错误的机会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出生的时候大体是相同的,由母胎中来,而死的时候却千差万别,有的病死,有的意外死去,而有的因为触犯律例而死。

而最后一种,并非自愿赴死,而是依据现有的法律而言,被迫执行。在这一点上,又有分歧,有的是死有余辜,比如秦桧,而有的则有很大冤情,比如岳飞。

人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现代人们已经很注重了,其实在古代这份注重就已经悄然开始。比如实施刑罚,会选择在秋后、午时三刻等。

还有一点就是在宋代兴起的“凡死囚临刑叫冤者,再勘问陈奏”,意思是说,如果犯人临刑前有喊冤的,需要问清缘由、案情详情之后在做定夺。

这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如果是铁案,那么纵使犯人翻江倒海,也无法推翻已有的证据;而如果确实有冤情,则会多一次生的机会。

实施刑罚的人一般是刽子手,有这样的律令存在,那么他们就必须无条件接受,遵守现有的法律;而从人性的关怀角度,这无形之中给了自己一次救赎,宁可耽误一点时间,也不要错杀一个人,以获得人生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