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跟很多人争论过下雪时冷还是融雪时冷的问题,他们几乎都认为融雪时更冷,中学物理和很多科普读物告诉我们融雪时更冷,解释是融雪时水从固态转为液态要吸热。
我一直认为这结论很荒谬,既然融雪的时候更冷,那为什么在更冷的情况下它还要融化?雪要融化的话,环境温度一定要>=0度。下雪的时候温度要<0度,不然的话雪马上要融化了。这样的话融雪比下雪时更冷就不成立了。
昨天下雪了,我特意一直在关注实时气温。从中午开始整个下午都在下雪的,昨天气温从上午的1度一直降到傍晚的-3度。晚上雪停了,今天也没有下雪。今天从我早上起来到现在实时气温从0度到1度,路上被人踩过的地方融化了部分雪。
说融雪时比下雪时更冷不符合事实了。我想很多人说融雪吸热导致温度更低是将因果关系倒置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说自然状态下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理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雪不能想吸热就吸热,它要吸热是有条件的,就是周围环境温度要高于雪的温度。雪融化只是个结果,而真正原因是环境温度升高了。
说融雪时比下雪时更冷,我想可能的原因是下雪时人们穿着厚棉袄躲在家里,感觉不到寒冷,而融雪了路面干净了很多人就出门活动,在户外当然会感觉比家里更冷。
物理特性,固体变化为气体(液化现象)时需要吸热
环境导致雪落地就会融化啊。
物理特性,固体变化为气体(液化现象)时需要吸热,所以雪换成水的时候是需要吸热的,吸收了旁边的热量,所以更冷
下雪时,是水蒸气凝华为雪花,凝华时放热,故“下雪不冷”;下雪后,雪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化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