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哪些问题?(简洁!!!!)

简洁意明!请分点概括!!!
2025-02-25 06:23: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社会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社会负担加重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60岁以上人口/15~59岁人口的比例)1999年为1:8.2,2000年为1:6,据联合国统计预测,2030年为1:2.2,即2个劳动人口就要供养1个老年人。另外,国家支付退休金也逐年增加。

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

国家在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少子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养老负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会,能否解决好老年人口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老年人发病率高、生活不能自理的比重高,老年病又多为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精神障碍等慢性病,花费大,消耗卫生资源多。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构成极大的负担,医疗保健护理系统首当其冲地迎接了挑战。预计不久的将来,医务人员约有一半的时间用于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及照顾上。

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目前,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全社会都在为老年事业积极地努力。

回答2:

1.子女负担可能比较重;
2.劳动力减少;
3.社会活力不够;
4.政府的支出增加.

回答3:

赡养问题

老年用品需求问题

社会问题

比如 与老年人关系的一些行业的兴起

一些制度的改变

回答4:

1、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见成效,人口增长速度已经减缓,人口压力越来越小,人口总量在2030年前后停止增长,然后将缓慢下降,这是件好事。
2、我国政府已经面临社会养老问题。由于老年人越来越多,我国政府用于养老保险的费用很大,加重政府的负担。
3、子女赡养多位老人将普遍存在,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加重。
4、将会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5、不会造成我国劳动力的紧张。因为我国青年、少年、儿童的总量还是很大的

回答5:

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将导致劳动力不足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劳动力的供给一般是由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多少来决定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总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
2、抚养比的上升将导致中国劳动力成本加大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常用的抚养比指标有:总人口抚养比(简称总抚养比)、少儿人口抚养比(简称少儿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简称老年抚养比)。在我国,一般以15岁到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为被抚养人口。抚养比指标反映不同人口群体之间的抚养关系,实际上也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3、老龄化过程中的 “人口红利”时期
老龄化虽然对劳动力产生长期不利影响,但也带来了某些有利影响,一个广为人知的好处就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学说的核心思想认为,生育率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也使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目前以及今后15年左右将处于“人口红利”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