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5-02-24 19:53:0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将成为建筑的配套设备,综合布线将会与建筑的结合更加紧密 (1)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六类系统目前来说,六类线缆主要应用于数据传输,语音传输部分应用超五类线缆的较多。一般投资方会根据资金情况,或考虑到将来设施升级、更换,确定是否用六类线缆作语音传输。事实上在2003年的许多工程就已应用六类系统了。(2) 光纤到桌面的发展预计会大于七类有一些综合布线厂家在2004年推出七类产品,目前市场没有太多应用与需求。因为,从传输距离上来看,在万兆以太网上,光纤中短波长能够支持65m,而七类线缆则很难达到这个距离。从价格上来看,50/62.5μm的多模光纤有可能比七类线缆要低。加上光纤的安全性比较高、安装难度小等特点,所以目前,许多工程的主干传输部分还是选用了光纤。 2004年,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的还有:网络+布线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建筑电气+布线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建筑+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将成为建筑的配套设备,综合布线将会与建筑的结合更加紧密。目前综合布线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 如何结合标准,对工程进行优化配置。应结合实际工程,具体确定产品。(2) 工程中对产品的选用,并不是越高档越好。应在考虑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实用性。(3) 做工程应从各步骤、各环节全面考虑。(4) 注重工程质量。目前,施工工程项目的综合布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由一家完成。将来的电信系统应考虑要多方合作,应由电信运营方、投资商等多方参与,而不是一家垄断。这样可以避免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议采用以下解决方法:(1) 政府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决策。(2) 设计单位要掌握规范性、标准性等信息要求。(3) 产品厂家要适应市场需求。(4) 国内综合布线产品厂家应强强联合,联手打造国内优秀品牌。综合布线系统标准现有的国内综合布线标准还停留在五类布线上,2002年就已经出现了六类布线的国际标准了。所以我国的综合布线标准需要作进一步的修订。目前标准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如编写思路、编写大纲等已基本成形,只等建设部有关的主管部门批复后,便可着手去做了。新的综合布线标准计划补充许多内容,如家居布线部、俗语定义等。 还可以参考 网络综合布线基础教程【《网络综合布线基础教程 》图书目录】 第1章 综合布线系统 1.1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 1.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1.4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 1.5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 1.6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 习题 第2章 网络传输介质 2.1 双绞线 2.2 大对数线 2.3 同轴电缆的品种、性能与标准 2.4 光缆的品种与性能 2.5 数据传输技术中的几个术语 2.6 美国和中国的线缆线规 2.7 120胶*150降乃�氏叩缋* 习题 第3章 网络互联设备 3.1 物理层的网络互联设备 3.2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 3.3 网络层设备 3.4 应用层设备 3.5 防火墙 习题 第4章 线槽规格和品种以及线缆的敷设 4.1 金属槽和塑料槽 4.2 金属管和塑料管 4.3 桥架 4.4 线缆的槽、管敷设方法 4.5 槽管可放线缆的条数 习题 第5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有关标准与规范 5.1 系统设计 5.2 综合布线子系统 5.3 光缆传输系统 5.4 电源、防护及接地 5.5 环境保护 5.6 安装工艺要求 习题 第6章 网络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6.1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6.2 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 6.3 管理间子系统设计 6.4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6.5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6.6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 6.7 网络方案的设计 6.8 方案的书写样例 习题 第7章 网络工程施工实用技术 7.1 网络工程布线施工技术要点 7.2 信息模块的压接技术 7.3 双绞线与RJ-45头的连接技术 7.4 布线技术 7.5 光缆连接的制作 7.6 光纤连接安装技术 7.7 数据点与语音点互换技术 7.8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识管理 习题 第8章 测试与测试的有关技术 8.1 测试概述 8.2 电缆的两种测试 8.3 网络听证与故障诊断 8.4 电缆的认证测试报告 8.5 局域网电缆测试及有关要求 8.6 双绞线测试错误的解决方法 8.7 大对数电缆测试 8.8 光缆测试 习题 第9章 网络工程的验收与鉴定 9.1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要点 9.2 物理验收 9.3 文档与系统测试验收 9.4 乙方要为鉴定会准备的材料 9.5 鉴定会材料样例 9.6 鉴定会后资料归档 习题 第10章 无线网络 10.1 无线网络的概念与特点 10.2 无线网络通信传输介质 10.3 无线网络的互连设备 10.4 无线网络的体系结构 10.5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 10.6 无线网络典型连接方式与实例 习题 第11章 屏蔽局域网络 11.1 为什么要建设屏蔽局域网 11.2 如何选择屏蔽与非屏蔽系统 11.3 屏蔽局域网的施工建设 习题 附录 招标投标与评标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http://www.dearbook.com.cn/book/viewbook.aspx?pno=ts0029548

回答2:

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集成布线系统:集成布线系统主要是通过使用语音和数据系统的综合支持为人们带来启示,从而解决楼房中自动控制系统的综合布线问题,从而确保控制系统的即插即用。

  • 网络架构扁平化:传统的数据中心数据流主要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流动,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南北向的流动,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流主要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之间流动,我们称之为东西向流动。

  • 模块化:传统的数据中心基建、供电 、制冷 、网络布线分批部署,成本高、部署速度慢、功耗高 。

  • 光进铜退:虚拟化驱动数据中心采用更高性能、更多芯数的光纤,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由于采用ToR布线结构,不存在水平布线,光缆和铜缆的比重大约是7:3甚至更高。

  • 无线网和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未来综合布线系统除了要满足语音以及数据传输的相关需求外,还应兼顾无线网的高速接入要求,如802.11ac对接入速率已超过1000M,选择合适的综合布线产品至关重要。

  • 容错能力:用户的网络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保障在意外情况下不中断用户的正常工作。

  • 标准化和技术成熟性:选用的技术和设备是成熟的、标准化的。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主干网上和各种设备应有冗余备份,机房设计要有不间断电源。

  • 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趋势还包括提高布线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节能环保、以及与新兴技术的结合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兴技术的结合,将使得综合布线系统不仅仅满足通信需求,还能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回答3:

最后,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并且这个案例也并不是特例,而是越来越多的出现,意味着结合目前Internet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大厦的基础物理架构平台也将从各自独立逐渐地走向融合。这两年,数据中心是一个非常热的领域,结合其中又有许多新的热点,比如,云计算,服务器虚拟化。在网络方面,网络虚拟化,硬件平台的统一化也是很热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的提出,均是要打破物理界限的限制,把我们的物理硬件资源虚拟成为一个资源池或云,打破各个独立的限制,将其变成一个融合在一起的虚拟的服务提供者。如云计算,就是将大量计算的业务,变成像Internet的一样的云,用户是计算服务的享用者,云是计算业务的提供者。服务器虚拟化,将传统上各自物理独立的服务器资源,融合成一体,用户不必考物理分布,所有的服务器变成了一个的虚拟的服务器,这样将有限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网络虚拟化,将一套物理的网络平台,虚拟成为多套逻辑的网络平台,各自独立的逻辑网络平台分别承载不同应用系统的传输。硬件平台的统一化,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系统,采用了IP终端,简便了用户的监控和管理。比如,使用了IP将更容易部署BAS楼宇自控系统,基于IP的以太网通信架构代替私有的BAS接口和协议,降低了设计、安装和维护成本,提高了扩展性,以及可靠性及互操作性。在Internet的应用层、网络层,虚拟化的概念已经是非常广泛的深入人心,并且大量开始采用。作为物理层的布线网络系统,其管理上潜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其实这也是虚拟化模式对于管理的高要求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应用层、网络层已经打破了物理的界限,那么通过物理层上智能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将作为网络层管理系统的延伸,将各个具体物理设备的具体物理位置,以及虚拟的IP网络设备的物理位置,均能准确地反映到管理人员的管理界面上,将极大地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能,结语,二十一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资源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避免浪费,提高效能,在技术上、在管理上越来越多的创新概念提出来,但最重要的是每一人都要深刻的认识到这种责任,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每一个人节省一点,对于全体来讲就是很大的数量,每一个人增效一点,对于全体就是很大的提升,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