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要不要踩离合器

2025-02-24 23:52: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刹车要不要踩离合。
正确的做法是先踩刹车减速,再踩离合器换挡。车速很低的时候,记得踩离合器,避免熄火。
其实刹车的时候要不要踩离合器,要看不同的情况。之所以在驾校刹车的时候教练叫我们踩离合,是因为我们驾校的车速很慢。所以,车速慢的时候,刹车要踩离合器,因为车速慢的时候,发动机转速也慢。如果踩刹车不踩离合器,会导致发动机停止运转,熄火。如果长时间出现这种情况,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坏。
当速度较快时,我们在刹车时不需要踩离合器。因为车速快时发动机转速比较快,不可能一下子刹车,所以发动机不会熄火。而且发动机不用踩离合器就可以辅助制动,使得制动效果更加明显有效。当然,当车速降到一定速度时,我们必须踩下离合器,否则发动机会熄火。
制动的目的是减速,要么减速,要么停车。刹车的原理是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进行消耗,动能来自发动机提供的动力,需要燃油燃烧做功,也就是说踩一次刹车就意味着浪费汽油。因此,一定要记住第一条规则:开车时尽量少刹车。刹车只是为了舒适或紧急情况。

回答2:

离合器只在三种情况下使用:起步、换档、低速时刹车(以免熄火)。一般情况降速不踩离合。紧急情况下离合刹车应同时踩。经网友实际测试,制动距离并未增加。有图为证:

急刹车时只踩刹车不踩离合器的潜在影响:
1、ABS受影响:在不踩离合器的情况下,额外的制动力可能会影响ABS系统的正常工作,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操控性,比如紧急避让动作的效果,如果是湿滑路面的话就更危险了。
2、会熄火:只踩刹车不踩离合器的结果必然是熄火,虽然刹车距离没有变,但刹住后还有发生二次事故的可能性,如果第二次危险来临的时候您熄火了,想要逃离还要多余出来几个操作步骤的时间,也是安全隐患。
3、可能会误操作:在紧急情况下人是高度紧张状态,特别是对于机操作械感较差的人来说,慌乱中很可能会对踏板误操作,如果同时踩下刹车和离合器,即使误踩了油门也不会影响刹车效果。

回答3:

刹车是要不要踩离合器,应根据车速快慢来决定先踩刹车还是先踩离合器。 无论是需要减速、还是停车,当 车的速度比较快时,应先踩刹车降低车速,待车速降低后,放开刹车(不放开就会熄火)。 如需要停车时,车速比较慢时,先踩离合器、再踩刹车停住。 开车逐步熟练以后,可以学习用油门控制速度,当需要减速时,就及时松开油门,脚放在刹车上(不踩刹车),根据情况再决定踩刹车,或是继续加油前进。这样开车就比较省油。
紧急刹车时,只踩刹车的效果好于刹车和离合一起踩。在同一路段,同一速度的情况下,只踩刹车时刹车距离是15.53米,而同时踩下离合和刹车,刹车距离为16.93米。两者相差了近1.4米。而在紧急情况下,1.4米的安全距离已经足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回答4:

高速行车的时候刹车不要踩离合器,发动机制动能更好的帮助刹车减速。一般情况下市内行车比较慢的时候就要踩离合否则容易造成发动机熄火。只要发动机转速在1500以上的车速不分哪个档位都不需要踩离合。看你问这个问题你应该是新手,这个问题不要刻意去控制慢慢的驾驶技术熟练了就自然知道踩不踩离合了。

回答5:

车速慢的时候,或者要停车的时候必须先踩离合,再踩刹车,不然就熄火了。
车速快的时候直接点刹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