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金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银行模式,一种是资本市场模式。资本市场模式就是直接融资,通过上交所进行股票交易,一种是银行模式,典型就是存款贷款支付。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有可能跟这两种模式并列,是第三种模式。
互联网金融既不走银行模式,也不走资本市场上交所模式,它有可能是所有的存款人和所有的借款人,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交易。
互联网的形态就是互联网货币
大
家都知道比特币。不管人类现在怎么样支付,怎么买卖商品,我们所有的交易,都必须用中央银行的货币,这样才形成一个定价,形成一个价格组成。但是网上交
易,数据商品,数据商品的消费函数和购买,人类发明了点对点的,不是一个集中发行体制的货币,典型的就是比特币,这是颠覆性的,而且接受的人越来越多了。
人类的货币体系,除了央行集中发行的信用货币,像美元、人民币之外,又出现双边的,没有集中发行的,私人货币的互联网货币,而且大家都认可,认为这个货币可以作为交易媒介,可以作为商品定价的基础。除了比特币之外还有别的货币用起来,完全匿名,完全非央行控制,这种趋势已经出现了。
互联网金融的原理
互联网金融的涵盖,就是用互联网的技术和互联网的精神,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金融业态过渡到一般金融体系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大家现在都是理解了互联网只是我的工具,其实不是工具。将来互联网金融能发展到什么形式,不取决于金融的发展,而是取决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互联网技术能发展到什么形式?我们不知道。
理解互联网金融的时候一定要理解互联网精神。理解互联网金融的关键,支付清算,超级支付系统和个体移动支付系统的统一。从微观来看没有信用卡,手机取代一切货币,从抽象来看,如果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可以直接在网上开户,就没有必要在商业银行开户了。
目前金融学界和经济学界分析互联网的理论,基本上是够用的。金融的核心没有变。比如说期限匹配,不确定下的资源配置,时空配置,这些是不会变的。
互联网金融取决于互联网技术的影响。金融界的人以为这个没什么,我不怕,因为不知道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什么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移动设备,大数据,搜索网络,云计算,这是目前看不见的。将来还有多少互联网技术,你看不到,这些技术的突破,有可能影响人们对金融的理解。
所以说互联网金融取决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是我跟学术界不同的观点。他们以为再怎么做没什么意义,只是我的工具,有可能金融是互联网的工具。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变金融交易的组织形式,提高金融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的效率。资金供求直接交易透明。这些都是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有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互联网精神跟金融精神是不同的
互联网精神就是开放,共享,去中心化,平等,选择,普惠,民主。金融业就是精英,神秘化,制造信息不对称,然后赚钱。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宏观背景是这样的:首先是互联网对许多不需要物流的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第二整个社会走向数字化,为互联网金融奠定了基础,因为社会信息数据化了。第三实体经济积累大量的数据和风险工具。
第四,正规金融一直以来没有有效的找到为小微企业、三农、民间融资的办法。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别快,也有这个宏观背景。
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系统分析。互联网金融对货币的影响。一旦真的出现了完全独立于法定货币之外的,而且大家在网上都愿意接受的
货币的话,货币政策怎么办,货币统计怎么办,货币价格怎么办?每个人,每个家庭消费函数网络商品占的比重一定大的时候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