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2025-04-09 00:49:5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价层电子对互斥原理:用化合物中各原子的价层电子数总和除以二,得到的数就是价层电子对数。其中当氧族元素不是作为中心原子时,氧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数以0计算。得到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对应的杂化方式。(2为sp杂化,3为sp2,4为sp3杂化…。)

例如甲烷,是CH₄,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4+4=8,8/2=4,)所以为sp3杂化;又如SO₂,作中心原子的硫的要算上,非中心原子的氧的就不用算,所以为6/2=3,所以为sp2杂化。

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n个原子轨道.组合后只能得到n个杂化轨道。例如,同一原子的1个s轨道和1个px轨道,只能杂化成2个SP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与原来的原子轨道相比,其角度分布及形状均发生了变化,能量也趋于平均化。但比原来未杂化的轨道成键能力强,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大,使生成的分子更稳定。

扩展资料:

核外电子在一般状态下总是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即基态。而在某些外加作用下,电子也可以吸收能量变为一个较活跃的状态,即激发态。

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在能量相近的两个电子亚层中的单个原子中,能量较低的一个或多个电子会激发而变为激发态,进人能量较高的电子亚层中,即所谓的跃迁现象,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能量较高的电子亚层。

此时,这一个与多个原来处于较低能量的电子亚层的电子所具有的能量增加到和原来能量较高的电子亚层中的电子相同。这样,这些电子的轨道便混杂在一起,这便是杂化,而这些电子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杂化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杂化

回答2:

如果是判断的话我建议你看一下共价键理论,其中有一段话是重点确定分子或离子中,中心离子的价电子书和配位原子数之和,除以二后,就是中心原子价电子层的电子对数.其实就是设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有N作为配位原子通常是H,O和卤素原子,H和卤素原子各提供一个价电子,O原子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例如:BeCL2分子,Be周围价电子对数为(2+1*2)/2=2;有几个价电子对就有几个轨道杂化,这样Be就是sp杂化.不明白的话可以继续追问,

回答3:

高中的杂化类型主要就是sp,sp2,sp3.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看激发后的原子有几个单电子与孤对电子。比如说c原子,激发后有4个电子,那就是sp3。如果有3个,那就是sp2,有一个就是sp。实际分子构型必须要考虑孤对电子,比如氨气。如果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的话,望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