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给付标准

2025-04-29 04:13:5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保险金给付包括支付保险人的养老金、继承保证金、退保金、丧葬费等支出。给付时,县级单位对保险对象领取资格进行审查,确定养老金领取标准,由乡(镇)管理机构代县(市)发放。

2.根据投保人缴纳金额、缴费年数和缴费方式,按一定增值利率计算积累总额。投保人缴费积累总额确定后,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确定养老基金给付标准。

3.保险金给付标准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储备积累式”或称“资金预筹制”筹资办法,保险对象的保险期可划分为“缴纳积累”和“领取分摊”两个阶段。缴纳积累近似于在银行存款,在这个阶段,保险对象的保险费处于纯积累的过程,积累的本息(扣除管理服务费)越来越大,到开始领取时保险对象的保险费额积累到最大,我们称此时的积累本息为“积累总额”。在领取分摊阶段,根据一定的互助共济条件,将保险对象的积累总额分摊到一定年限。因此,领取标准与积累总额密切相关,两者成正比关系。就是说,不同缴费标准及年限具有不同的积累总额,不同的年龄开始领取具有不同的领取标准。

(1)积累总额的计算

如果缴费年限为n年,选定年缴费且每年年初缴纳全年保费,则:

积累总额=143.912 727 3×月缴费标准×(1.088n-1)

如果选定月缴费且每月月初缴费,则:

积累总额=138.496 502 2×月缴费标准×(1.088n-1)

如果采一次性缴费,n为缴费到领取时积累的年限,则:

积累总额=0.97×一次性缴费额×1.088n

如果缴费标准、增值率发生变动,则要分段计算积累额,然后再合并计算积累总额。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按人立户建卡,在每个人的缴费记录卡上,计算保险对象的积累总额(本息)。

(2)养老金标准的计算

保险对象60岁开始领取,则:

月领取标准=0.008 631 526×积累总额

保险对象55岁开始领取,则:

月领取标准=0.007 871 541×积累总额

保险对象50岁开始领取,则:

月领取标准=0.007 441 758×积累总额

(3)继承保证金的计算

不论是60周岁还是55周岁、5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保证期都是10年。

在保险期内,如果继续逐年逐月领取,则继承保证金标准与原养老金标准相同。

在保证期内,如果一次性领取剩余保证期的继承保证金,则一次性领取额不是剩余月数乘以原养老金月领取标准,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扣除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一次性领取继承保证金额=剩余月数×原养老金月标准×[1-0.002 5×(剩余月数-1)]

回答2:

  你问的是社会养老保险啊?
  1.征税制就是政府通过向用人单位及正在工作的职工征收社会保障税的方式来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用于向有资格领取各项社会保险金的对象进行支付的一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各种社会保险合并征税,然后根据预算为各项保险分配支出数额,多被现收现付制的国家采用。
  2.缴费制就是政府通过向用人单位及正在工作的职工收取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方式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用于现在或者将来的保险金支付。我国当前各项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实行的就是缴费制。
  一般来说,征税制比缴费制的强制性更有效,且不容易产生遗漏。
  3.养老保险的给付资格与条件。通常各国普遍规定两个基本要求:(1)缴费满15年;(2)达到政府规定的退休年龄。我国养老保险的领取资格和条件的规定基本相同。
  4.养老保险的给付内容。养老保险最主要的给付内容当然是被保险人到达退休年龄仍然生存时所需要的各项生活费用开支,即养老金。除此之外,有地国家或者地方还规定有丧葬费用、死亡抚恤金。我国养老保险给付的主要内容是养老金,有些地方也规定有丧葬费和抚恤金,但是这两项不是全国统一的。
  我国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的给付标准是:统筹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账户养老金=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00;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退休时个人账户的积累额和当时的社会平均余命计算每月领取数额。

回答3:

商业保险就没有那么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