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1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注释】
辅:卫护,屏藩。
三秦:城阙:指长安的城郭宫阙。 泛指当时长安附近京畿之地。
五津:岷江的五大津渡。此借以蜀地。
宦游人:为仕宦而离家外出的人。
歧路:岔路。指分手处。
【简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译文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2登幽州古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悠悠:形容地久天长。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简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 “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①,
烟花②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③,
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①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②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③碧空尽: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简析】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4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①彩云间,
千里江陵②一日还③。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③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简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5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①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①举:抬。
【简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6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①连三月②,家书抵万金。
白头③搔更短,浑④欲不胜簪⑤。
【注释】
①烽火:古时报警的烟火。此指战争。
②三月:言时间很长,非确指。
③白头:指白发。
④浑:简直。
⑤不胜簪:言头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
7 望 岳
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②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③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②钟:赋予、集中。
③决:裂开。④凌:跃上。
【简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8 江南逢李龟年①
杜甫
岐王②宅里寻常见,
崔九③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①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②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③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简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登高:九月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习俗。
茱萸:药性植物。重九俗以结子茱萸枝插头。
【简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10相思
王维
红豆①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②,
此物最相思。
【注解】
①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②采撷:采摘。
【评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宋词
1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2 水调歌头①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⑥
--------------------------------------------------------------------------------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 《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 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 长圆。”
⑥婵娟:美丽的月光。
【简析】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3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简析】
上片句句藏着一个"春"字。残红褪,柳绵吹少,是春衰的景象;青杏尚小,芳草绿遍,又呈生机勃郁。春光已老,春光犹在,正是这么一个恼人的时节。中间插写的燕子飞来,流水人家,既是补足""的信息,更使画面增添动态的美。花残、杏小、燕飞、水绕,柳绵纷纷芳草处处,不言"春"而春在其中,这叫做"藏中有露"。
4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潇洒的词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铁沟出猎,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千骑锦士驰卷平冈,何等声势,何等豪气,由此倾动了满城老少,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在亲射虎,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正是当年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正需要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我便是当世魏尚,愿换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征"侵掠"的恶星天狼!
5 西江月
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简析】
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下片笔锋一转,进人写雨。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6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简析】
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7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简析】
陈廷棹云此词:何等气慨!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
8 桂枝香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①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继。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③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④。
【注释】
①星河:星河即银河。
②门外楼头:用杜牧“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
③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
④后庭遗曲:陈后主游宴后庭,其曲有《玉树后庭花》,见《南史张贵妃传》。
【简析】
词人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 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 篇佳作,历久长新,此等例真是举之不尽,而王安石的这一阕 《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
9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简析】
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对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希望终身与梅花为伴。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陆游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免职。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此词或许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虽然不免有自悼自伤的消极成 份和孤芳自赏的意味, 但主要精神是积极的, 他在词中对周围恶浊的环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径以及自身遭受的种种迫害,所表现出的高度蔑视,也是令人感佩的。咏物词贵在“不离不即”、“不粘不脱”,做到托物寄意,物我相融。此词不雕镂梅花形貌,而着重摄取其神韵,借以自我写照,是咏梅的上乘之作。
10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简析】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这本是春日平常得很的景象。可是有谁知道,这一圈圈的涟漪,却搅动了一位女性的感情波澜。别看她貌似悠闲,时而逗引鸳鸯,时而揉扯花蕊,过一会儿又倚身在池栏上观看斗鸭,但只消从她懒洋洋的神态上,我们就知她的心思其实全不在此。随着几声喜鹊的欢叫,她的面庞儿顿时就涌上了一阵红晕----盼念已久的丈夫终于回家了,这怎能不令她的心像小鹿儿那样乱撞乱跳?
元曲
1 白朴元曲 [越调]天净沙 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2 [越调]天净沙 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3 [越调]天净沙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 [越调]天净沙 冬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衷草孤村。
5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
双调〕沉醉东风
送 别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7 〔双调〕折桂令
叹 世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8 〔双调〕水仙子
次 韵
张可久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
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
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9 〔双调〕清江引有感
乔吉
相思瘦因人间阻,只隔墙儿住。
笔尖和露珠,花瓣题诗句,
倩衔泥燕儿将过去。
10〔双调〕水仙子
寻 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
淡月昏黄。
是 轻叩诗歌的大门 吧?
偶们组也是做一本小诗集
你在故事书上找吧
给你点建议
1 最好带点插图
2 让字写得好一点的人抄
3 最好能够大家合作
还有你们可以做PPT
要背景的话给你一个网址,很有古典风味的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pv=&z=0&word=%B9%C5%B5%E4%B5%AD%D1%C5%B5%C4%B1%B3%BE%B0%B4%F3%CD%BC&s=0&oq=gudia&f=3&rsp=1 自己挑
最好齐全一点
其实不用做太多
老师没那么多时间给你讲 该谢谢我啊!
白居易《啄木曲》
莫买宝剪刀,虚费千金直。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
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
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
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
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
不如饮此神圣杯,万念千忧一时歇。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意缄心事,独语斜难。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陆游《沈园》(二首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张籍《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温庭筠《清平乐》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
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知行。
柳永《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旗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徐再思《[双调]蟾宫曲·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音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症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叫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
http://www.langsong.net/index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