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大桥什么时候建造的

有那位好心人可以提供下泉州大桥什么时候建造的啊?
2025-04-29 07:21:0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泉州大桥于1980年11月28日在顺济桥下游400多米处破土动工,费时3年10个月,耗资1755万元,于1984年国庆节前夕建成通车。泉州大桥是一座由22孔、23座墩台、157根灌柱组成的飞架晋江之上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大桥长达848米,桥面宽16米,大桥两侧栏杆上有花岗岩雕狮子326只和石雕白莲花328朵;大桥两端各有2座六角凉亭。

回答2: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坐落在泉州市区东北10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处,建于北宋(1053年),由当时洛阳郡守蔡襄主持,6年多才得以完成。桥全长约1200米,宽约5米,有46座桥墩,7座石亭,9座石塔,有武士石像分立两端,拦杆上还有雕刻精美的石狮28个。它不但是我国古代第一座海港大桥,而且其建桥工艺更值得称道——洛阳桥处于江海交汇处,江阔水深,风高浪急,条件极为险恶。工匠们沿着桥梁中轴线抛置了大量石块,开创了“筏型基础”架造桥墩的历史。难能可贵的是种殖了大量的牡蛎来巩固桥基,这是世界上用生物固桥的首创。在架桥工艺上,采用了“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纤”的方法。这些都显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从而在我国建桥史上耸立了一块丰碑。

  安平桥又名五里桥,在泉州市区南方约30公里的安海镇,横跨晋江、南安两县交界的海湾上。建于南宋(公元1151年),历时14年才建成的这座桥宽约5米,桥梁全长2251米。安平桥是世界上现存古代最长的梁式石桥。该桥的整个桥面用大长条石分段并排铺架在一个个桥墩之上,桥面总共用了418块条石。各段墩间的跨度不一,长者11米,短者5米;每块条石的重量也不一,轻者4~5吨,重者20多吨。各段墩面衔接处,另加条石横铺。据考古和建筑学家推断:当年工匠铺设这些条石,是用船筏浮载石梁,先在桥下定位,再利用潮水的涨落,使条石升上墩面并固定下来。这就是现今“浮运架桥法”的前身。安平桥的桥墩,最初有361座,由于两岸拓宽,泥沙淤积、桥墩的自然沉降等原因,现只存331座。桥墩全部用花岗岩砌成,有各种形状。据记载,原来在桥面上还建有楼亭、雨亭、宫亭、中亭、水心亭5座供人休息的建筑,现仅存中亭一座了。此外还有石雕的武士像和4座八角的小石塔、桥的尽头还有一座高22米的空心白塔。这些建筑使雄伟的大桥更显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