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选择抗病品种。
第二,种子处理。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2小时,或55℃温水浸种15分钟,移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或选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35%金普隆乳化种衣剂2毫升,对水150~200毫升可包衣4千克种子进行种子杀菌防病。
第三,农业措施。
与非茄科作物轮作,最好间隔4年以上,也可短期与葱、蒜类轮作,或与水稻隔年轮作。土壤可采用太阳能高温处理。
第四,药剂防治。
苗期或定植前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升,隔5天灌1次,连灌2次。
第五,嫁接防病。
这是目前最成功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采用日本赤茄、CRP(刺茄)、托鲁巴姆等品种作砧木,栽培茄子作接穗,采用劈接法或贴接法嫁接。
茄子黄萎病,多在坐果后表现症状,初在叶缘及半边叶或整片叶黄化,严重时病叶脱落导致秃杆,茎基部茎杆维管束变褐,施用未腐熟粪肥,地势低洼黏重,土壤酸化发病重建议采取嫁接育苗,多用微生物菌肥,增强土壤透气性能,发病初期可以用40%甲硫.悬浮剂600倍液,或10%治萎灵3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3%甲霜.恶霉灵800倍液+80%乙蒜素1000倍液,等药剂,连续灌施二至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