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普通片、肠溶片、缓释片有何区别,服用有何注意事项?
肠溶片和缓释片区别主要体现在药物的制作工艺上,肠溶片是指胃处于酸性环境中,而肠道在碱性环境中。肠溶片在胃内不容易消化,能够避免胃酸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肠溶片在肠道内在碱性状态下快速的溶解,而且能快速的被肠道吸收发挥药效,同时避免对胃的刺激,减少胃肠道的反应。
而缓释片是指缓释制剂,能够控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释放、分布、代谢,从而使药物的浓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状态,作用持久,避免了体内血药浓度的波动。
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就在这些药物的外面包上一层只能在碱性肠液中融解的物质——肠溶衣。因此,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麦迪霉素肠溶片、胰酶肠溶片、淀粉酶、多酶片等药物时,不可将药片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应整片吞服。
有些人感觉吞咽一粒胶囊或一片药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因唾液分泌减少,吞咽胶囊或药片更加困难。因此,在服药前可先漱漱口,或先喝些温水以湿润咽喉,然后将药片或胶囊放在舌的后部,喝一口水咽下。
病情分析:缓释片主要是控制药物的释放,是有效时间长,肠溶片是在胃内不溶解不破坏,可以说药物吸收的多,,意见建议:
1、不同:缓释片在胃、肠内按设计崩解释药,多每日1次用药,用药次数少,维持时间长,血药浓度平稳,副作用较小,有一定的胃肠道反应,所以饭中或饭后即服;肠溶片只在肠内崩解释药,可根据血糖水平1-3次用药,存在血药峰,对胃无刺激,有一定的肠道反应,饭前服用。2、相同:两种片剂均需完整片剂吞服。